2022年8月,中国科学报报道了装置三超灵敏磁共振成像装置建设者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买利从事磁共振研究的工作经历。
报道讲述了1993年身为西北大学副教授的刘买利远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后,毅然决定回国,以博士后的身份进入物数所工作。在合作导师叶朝辉的指导下,刘买利围绕生物核磁共振分析的基础性问题展开研究。经过几年潜心研究,刘买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,提出了“分离谱峰,不分离样品”的新策略,赋予了磁共振分离的新功能,为解决生物磁共振的基础性问题建立了普适性的“经典方法”,其中一些方法被各大主流谱仪厂商认可,并作为内置标准方法,在国际赛道上占据了领先位置。

刘买利
另外,刘买利院士还指导学生周欣围绕磁共振研究自主化展开了研究。2020年,在坚持了十年“冷板凳”后,周欣带领团队研制出了世界首台(套)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人体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装备,为肺病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作出重要贡献,并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作用。